"泡沫"杭城为何变成房市“鳄鱼池”?

编制按:2013杭州成了中国房企TOP10的“华山论剑”之地。8月27日随着招商地产入杭,“招保万金”财团齐聚;9月份随着恒大入杭,“华南五虎”——恒大、雅居乐、富力、碧桂园、合生创展等也已完成了抢滩杭州布局。我们不仅要问:都说杭州房价高奇,泡沫严重,为什么他们还如此兴致勃勃地扎堆“杭州这个鳄鱼池”?他们推高了地价,能否降低房价呢?这对于杭州楼市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2013年,杭州的土地市场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萧山一宅地在252轮的激烈竞争中成功出让,溢价率接近70%,到目前为止,整个杭州市(含余杭、萧山)的成交金额也已达1340多亿元。

 

杭州土地市场烹出了“千亿元的大蛋糕”!那么“蛋糕”背面又有着怎样的一群“食客”?

 

仅今年,首次进入杭州的外来开发商就达14家之多,分别有河北天成、港中旅、万达、海亮、首开、旭辉、淮矿、莱蒙、越秀、融信、招商、恒大、农工商、雅居乐等。这些知名的房企也像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一样,都这有着自己的“江湖名号”;比如由招商、保利、万科、金地组成的“招保万金”和由恒大、雅居乐、富力、碧桂园、合生创展组成的“华南五虎”。 8月27日,招商地产入杭,结束了“招保万金”三缺一的状态;6天后,恒大地产紧随入杭,至此,“华南五虎”也齐聚杭州。除了SOHO中国、华远、阳光100等仅有的数家之外尚未入杭,其余均已经登陆杭城。今年可以说是地产大鳄入杭年,杭州也成为名符其实的“鳄鱼池”。

 

除了外来开发商数量激增,它们对于杭州市场的“割据”速度也是相当惊人,其中,主城区的宅地就有八成落入外来开发商之手,而资金实力雄厚、拿地态度坚决的外来开发商也成为地价的主要推手。也因为这,今年在主城区拿地排名前十的房企中,绝大部分为外来房企,按拿地金额排,只有滨江、宋都两家本土企业跻身前十,而若按拿地体量算,只拿下华家池一宗宅地的滨江也被挤出了排行榜。

 

站在2013年年末,我们不禁好奇:这些土地市场的主角究竟在杭州市场有着怎样的战略?

 

绿地,拿地金额第一

作为中国唯一以房地产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房地产公司,绿地集团目前建成和在建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达17幢,其中4幢高度列世界排名前十。2012年12月26日,绿地集团以78424万元竞得杭政储出[2012]64号和65号地块,首次进入杭州市场,落子运河CBD。绿地中央广场——作为绿地集团的金名片,今后将成为城北乃至杭城的新中心。

今年绿地集团更是集中发力,以66.4亿元位列房企拿地总金额第一,拿地体量达到443894.56万方。2013年9月,绿地以56.2亿元再竞得华家池地块,以10亿元竞得大关两商业用地,将分别打造绿地中央广场二期与胜利河美食街二期。从2012年年末到2013年,绿地集团以百亿元巨资,阐释着深耕杭州的战略。

 

世茂,开启在杭快速扩张模式

有着“豪宅教父”的名声的世茂,进入杭州时间不算晚,最早有在下沙的世茂广场、江滨花园,这几年为人熟知的是在滨江区沿江的钱塘帝景项目,但从品牌影响力来说,迟迟未进入杭州市场主流。入杭这几年市场占有率一直上不去,同时也缺乏区域标杆项目,以至于这个在外大名鼎鼎的公司在杭州市场显得默默无闻。

 

今年算得上是世茂在杭的大手笔,豪掷62.7亿元在主城区拿下三宗地块,不仅在拿地金额榜上排第二,还是今年在主城区收获项目体量最大的一个公司。即便人气上赢不了本土企业,但有一点无法回避,今后世茂在杭州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几宗区域核心位置的项目也将成为其在杭品牌价值的支撑,只是它会交出一张怎样的成绩单还有待时间检验。

 

融信,“福建帮”首入杭州,彰显土豪气质

据资料显示,融信(福建)投资集团具有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目前,在福州、漳州、厦门、上海已累计取得土地超3000亩,总投资额超500亿元,位列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46强。

 

2013年9月,融信掷34.6亿元独揽蓝孔雀两宗宅地,又一个外来大鳄强势入杭,相比当日招商地产、三江国际等拿下的宅地,融信地产拿下的是蓝孔雀综合体内目前楼面价最贵的一宗宅地。34.6亿元、237242.6万方的体量,让融信首度进杭就排在了房企拿地金额第五位,彰显了外来大鳄入杭的“土豪气质”。

 

万达,速度快、影响力强

国际万达,百年企业。今年3月12日,万达以底价14.26亿元摘得祥符东单元商业用地,折合楼面价5604元/平方米。作为以“万达广场”命名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汇集大型商业中心、酒店、写字楼、住宅等多种业态,而从今年3月拿地到10月开始销售商铺,万达用了仅7个月的时间,向杭州人展示了“万达速度”。

 

万达入杭同时也带来了周边效益的产生。城北在售的楼盘都“傍”上了万达广场这个综合体配套。不仅如此,在2013年土地市场上,多宗余杭勾庄地块的高溢价率出让,也脱离不了万达广场这张金名片。例如,今年5月越秀以楼面价9600.29元/平方米拿下勾庄单元地块,刷新板块单价纪录,该地块的楼面价甚至超过了主城区。

 

旭辉,高调入杭,抱团开发

旭辉集团,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10强。作为首次入杭的这位“大鳄”来说,可谓是非常高调。仅5月份就豪掷46.93亿元吃下杭州主城区和余杭区的三宗地块,而且均以高溢价率获得,入杭的态度相当坚决。而再度吸引业界关注的是,在拿地后不到两个月时间,旭辉就为自己找到了合作方,把在杭旗下三宗地块中的两宗分摊了出去:6月14日,旭辉宣布与绿地合作开发奥体商住地块,两家分别持有50%股份;7月22日,旭辉再出公告,宣布与恒基中国合作,而且是恒基获51%的权益占主导地位,恒基也由此曲线进入杭州,折算下来,旭辉在杭实际所需购地款由46.93亿元,缩减到25.215亿元。

 

旭辉的这一举动可以视作强强联合、降低风险,也可当做进军一个新市场时采用的一种便捷方式。不过,对杭州市场来说,旭辉品牌还是白纸一张,最近其在杭的两个项目——绿地旭辉府以及恒基旭辉城售楼部均已开放,项目规划、样板房也陆续亮相,有意在近期首开。从两个项目定位看,绿地旭辉府瞄准品质人群,而恒基旭辉城直指刚需,但是否能真正获得杭州市场认同,还是未知之数。

 

招商、港中旅 姗姗来迟,后来者居上

招商和港中旅这两家上市房企在南方市场赫赫有名,对杭州市场来说,却是姗姗来迟,但共同点都是出手阔绰,后来者居上。

 

今年3月,一场土地出让会让港中旅成功闯入杭州市场,一天时间用24.7亿元接连拿下三墩和丁桥两宗宅地,两个项目总体量达26.6万方,为2013年开了个好头。而这距离港中旅在苏州蛇年首场土地出让会上以11.5亿元收获一宅地仅相隔三天时间,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家香港老牌驻港中资企业正在加快对长三角的布局。

 

节奏明显快许多的是招商地产。虽是“招保万金”成员中最后进入杭州的企业,但进驻步伐相当快,8月至今已经囊括了3宗地块,拿地金额高达26.43亿元。而从招商地产的拿地选址来看,也更为主流。先是8月份用8.8亿元拿下一牛田地块,与世茂为邻,紧靠七堡地铁综合体;随后9月份又击退滨江、三江、复地、众安和江苏新城等强手,一口气用17.63亿元吃下两宗蓝孔雀综合体宅地,完成快速扩张。据了解,目前招商地产几个在杭项目案名均已确定,分别为招商·雍华府(牛田项目)和招商·公园1872(蓝孔雀项目),这两个产品都是招商地产在全国范围内的系列产品。

 

尾声:

年末岁尾,对于今年杭城的形势,不禁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在众多专家都认为杭州房价泡沫严重恶化的时候,却有这么多大鳄房企纷沓而至,这是杭城房产市场泡沫进一步膨胀的结果,还是杭城房地产市场新的转机?

 

首先,我们看一下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

 

从2013年2月份开始,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始终维持在62个以上。而北上广深4个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20%。上海上月领涨全国,同比涨幅达到21.9%。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价上涨的达到69个,只有温州1个城市房价下降。重点城市房价连涨,一二线城市土地和销售两旺。

 

2013年,国内各大房企不断加快上市新推和销售的节奏,销售业绩因此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土地市场方面有相当多的房企提高对一二线城市的重视程度。恒大积极进入一线城市的战略转变是众多房企的典型案例,荣盛、佳兆业等房企今年在一二线城市的拿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幅度超六成。以前一二线城市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灾区,导致企业向三四线城市转移,但三四线城市本身经济水平不高,购买力较弱、未来市场空间有限,因而较多房企今年年初便提出要加大一二线城市投入比例,随之而来的是北上广深等地的地王纪录频频被刷新。

 

贯通观点:

2013年是一个回归年,是各大房企对一二线城市房产市场信心的回归。在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明年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将会一片美好!

杭州,作为一个环境优美且经济发展较快的二线城市,就成了“列强”们首当其冲瓜分的战场!杭州楼市从列强的胃口看,依然是一片大好。
返回